南康家具网-南康家具行业领导者,南康家具批发首选网站,南康家具城最大的家具批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外销漆家具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9  浏览次数:691
  内容摘要:17-18世纪东方贸易兴起后,中国的漆家具也开始向欧洲输出,受到人们的珍爱。从目前保存下来的实物看,主要有填漆类的刻灰、彩绘或描金以及部分螺钿镶嵌类家具。中国漆家具的输入,对欧洲的漆家具在工艺和装饰风格两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漆的制备、装饰图案、色彩配置以及对中国漆家具的再利用上。
  关键词:中国 欧洲 漆家具
  
  中国是漆家具的故乡。中国漆是以漆树的汁液制备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过一只现存最早的朱漆木碗,说明我国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漆器。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生产已经具备很高的水准,色彩以红黑两色为主。明清时期,漆器与漆家具的制作出现了新的繁荣,装饰品种很多,并形成了各种地方风格。17-18世纪东方贸易兴起以后,中国各类工艺品开始输入欧洲,此时期在中国外销家具中占主流并对欧洲艺术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即是漆家具。
  
  一、17-18世纪中国漆家具的输出
  
  16世纪后期,第一位进入中国内地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很快注意到中国漆这种神奇的涂料。1669年出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纽霍夫的《出使中国记》以兴奋的笔调提到,在中国,无论是船、建筑还是桌子、床甚至厨房用具,都髹上一层闪亮的漆。从他们的记述中,我们可以想象欧洲人初次见到中国漆家具时的赞赏之情。
  最早流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是16世纪初印度制作的珍珠母或象牙镶嵌的乌木家具,而不是漆家具。但到17世纪,欧洲已经被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漆家具吸引住了。虽然不能确定漆家具到达欧洲的确切时间,但一份16世纪奥地利Ambras城堡的财物清单(现保存在维也纳某博物馆)已然列出了东方漆家具。最早将漆家具运至欧洲的是葡萄牙人,到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公司的档案中可以查到进口漆器的类型,如漆盘、漆柜、漆桌以及漆椅等。最早的漆家具,法国是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的,而英国是通过劫持一艘葡萄牙商船获得的,时间在16世纪末。 一直到17世纪前期, 拥有几件从日本或中国输入的漆家具,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东方漆家具的数量渐渐增多,但仍然属于非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奢侈品。
  
  二、外销漆家具的类别与制作工艺
  
  根据西方实物推测,更早输入欧洲的漆家具可能是日本制作的,日本漆家具在欧洲市场上的评价很高,但中国漆家具也有自己的特色。明代嘉靖、万历时期(16-17世纪初),中国漆器主要有雕漆、填漆、描金、螺钿等品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全盛时期,髹漆工艺大放异彩,制作繁复精美,但高档漆家具一般为宫廷所有,外销漆器主要是由广东等地的一些民间作坊制作的。 从目前保存下来的实物看,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刻灰”或填漆,一种为彩绘或描金,此外还有部分属于螺钿镶嵌。
  所谓“刻灰”,是指其装饰工艺,属“填漆”一类,是纯粹的中国特色。制作时,先要涂上一层几毫米厚的“漆灰”—一种砖粉、猪血和未精炼的漆的混合物,再刷上漆,然后在深色漆地上雕出凹下去的花纹,再填以漆色或油色,干后磨平。因为刀刻至“漆灰”而止,故称“刻灰”。这种漆家具制作方便,色彩丰富,装饰华丽,在17世纪中期比较流行,属于输出较早的一类中国漆家具。
  17世纪后期起,销往欧洲的彩绘或描金类漆家具逐渐增多。10世纪以来,日本发展出称为“莳绘”的描金画漆工艺,质地精良。明代中国漆工杨埙曾经学习了日本的莳绘技法并加以创新,清代宫廷造办处也将描金技法称为“洋漆”或“仿倭漆”。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外销漆家具中“黑漆描金”的装饰技法源于日本。但正如王世襄先生在《髹饰录解读》中所言:“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在漆器上就广泛使用描金描银之法”,“描金之法是由中国传往日本的,时间在隋唐之际,或更早。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描金漆器在日本有它的高度发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漆工”。
  外销漆家具上的图案除手绘外,还采用粉本制作的方法进行复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法是:用一张薄纸,用墨线勾好底稿,以针刺出图案轮廓的针孔,将石墨粉或滑石粉覆在纸上扑打,使粉从针孔中漏下,在漆面上形成图案轮廓。然后打上金胶,趁其未干时洒上金粉或贴上金箔。也有将填漆与描金工艺结合起来的,即用一把铁刀沿着花纹雕刻,填上色漆,再洒上金粉。此外在手绘丝绸、手绘壁纸等外销艺术品的制作中也曾广泛应用过粉本复制法。
  17-18世纪中国外销漆家具,包括各种橱柜、椅子、箱、盒及屏风等,大量采用黑漆描金图案,很受欧洲市场欢迎。有山水风景、庭院人物、竹石花鸟、民间故事或瓶花图等,这些漆家具装饰华丽动人,极具豪华感,对当时欧洲的装饰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对欧洲漆工艺与装饰艺术的影响
  
  中国漆家具传入欧洲后,在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地都出现了购藏中国漆家具的热潮,由于东方漆家具的流行及其昂贵的价格,仿制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行业。17世纪初的西方文献中已经零星提到了仿制中国橱柜的活动⑤。荷兰著名家具师William Kick也在1612年因一位将军的要求打造过一只仿制的中国橱柜,以与另一只进口的中国橱柜相配,作为送给土耳其苏丹的礼物。所谓“仿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观质地与中国漆家具类似,二是装饰纹样模仿中国漆家具。事实上,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中国外销漆家具对欧洲的漆工艺乃至其它装饰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对欧洲漆工艺的影响
  欧洲各国为进口东方漆器支付了大量白银后,模仿东方漆器的实验也在欧洲各地展开。耶稣会传教士、科学家与手工业者一起努力,为欧洲漆器工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中意大利科学家、耶稣会士伯纳尼(Filippo Bonanni)在1690-1700年间写了一份有关中国漆器的详细材料,后整理为学术报告在1720年发表。他的研究利用了耶稣会士们掌握的有关中国漆的资料,认为漆来源于一种漆树,它只生长于亚洲,不可能移植到欧洲,且漆原料是有毒的,也不便于长时间的海上运输。因此,伯纳尼指出,欧洲不可能复制中国漆,而必须寻找其代用品。这种代用品就是树胶漆(Gum-Lac)或虫漆(Shell-Lac)。
  欧洲树胶漆利用的天然树脂主要为达马树脂、柯马树脂与松香等。虫漆则来自虫胶,是寄生在某些树种上的紫胶虫所分泌的一种天然动物性树脂,因其颜色紫红,也称紫胶;虫胶在采集后通过加工,将其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制成虫漆。紫胶虫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其中以印度、东南亚与中国云南分布较多。印度本土所产的漆正是虫漆,与中国、日本的生漆不同。而文献记载表明, 欧洲除输入中国与日本的漆器外,也输入印度与东南亚的虫漆原料。
  事实上,从16世纪晚期起,欧洲就开始利用树胶漆或虫漆仿制中国的漆器。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到17世纪初,比利时的斯帕(Spa),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纽纶堡、奥格斯堡等地都已经有了漆器生产,法国、英国与意大利也有漆器生产的报道。荷兰甚至出现了漆器行会,从17世纪后期起到18世纪,欧洲的漆器生产进入了黄金时代。由于欧洲的漆与中国、日本的漆不同,有的学者因此将中国或日本输入欧洲的漆器称为“Lacquer”,而将欧洲仿制的漆器称为“Japan”,以示区别。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髹漆作为绅士及上层妇女的业余爱好在社会上流行,不少贵夫人以漆艺为高雅修养,有关漆艺指导的手册大行其道。1688年Stalker与Parker的《髹漆论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公布了漆的配方,指导人们如何从事漆艺,并提供“中国风格”的装饰图案,对欧洲漆绘工艺产生过重要影响。各国漆艺家制漆的方法与配方不尽相同,各有千秋。比利时的斯帕是欧洲漆器生产的中心,产品小到鼻烟壶,大到橱柜,种类齐全。此地同时又是一个温泉度假胜地,来此度假的旅游者将斯帕的漆器带到欧洲各地。18世纪前期为普鲁士宫廷服务的著名漆艺家达哥利(Gerard Dagly),就出生在斯帕并在家乡接受技术训练。在普鲁士德国的宫廷所在地柏林,达哥利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培养了一批学生。他的弟弟则前往巴黎,在法国戈贝林皇家制造厂另开了一个工作室, 所用的漆称为“戈贝林漆”,享有专利权。苏耐尔(Martin Schnell)则是达哥利工作室的学徒, 后来应聘为德国萨克森宫廷服务,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马丁兄弟(Martin Brothers)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漆艺家,他们发明了“马丁漆”(Vernis Matin),为法国王室装饰凡尔赛宫的室内与家具,赢得了大学者伏尔泰的高度赞誉。1772年出版的《漆绘与镀金工艺》是法国著名的漆艺专著,作者瓦丁(Jeen Felix Watin)本人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漆艺家,也为法国宫廷服务。他认为杜松树(Juniper Tree)的树脂是中国漆的最好替代品,并在书中提供了清漆(Varnish)的制作方法 :将山达脂或虫胶溶解于酒精中,将制备好的漆一道一道地覆盖在浅色、光滑和紧密的木质表面(比如椴树、枫树和梨树等),可以制成不亚于东方漆器的产品。该书的章节取了这样的标题:“如何模仿中国漆器”,“如何以斯帕的形式仿制中国漆器“,”如何修复”等。
  因此,虽然欧洲的漆工艺与中国不同,但却是在仿制中国漆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了达到更好的仿制效果,欧洲髹漆工艺对木材的质地有很高的要求。
  
  2. 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中国外销漆家具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借鉴漆家具的装饰纹样。从17世纪中期开始,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等地出现了大量装饰东方纹样的漆器,以至于有些产品分不出产地。 前述为普鲁士宫廷服务的达哥利以及为萨克森宫廷服务的苏耐尔,他们的作品都以娴熟而优雅的“中国风格”闻名,因为欧洲的文化背景,有时候会更注重焦点透视以增强纹样的立体感。
  借鉴漆器纹样的不限于家具,不少17-18世纪欧洲制作的陶瓷、金属制品、纺织品、壁毯上的图案也来源于漆绘家具。比如,最负盛名的“耶鲁”壁毯, 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创始人耶鲁先生在17世纪末向伦敦Soho壁毯厂订购的,耶鲁曾经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在印度担任过地方总督的职位,这幅壁毯描述了东方的人物与风景,兼有印度与中国的影子,但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深色地上装饰风景与活动人物的这种构图形式来源于中国或日本漆器。
  二是在色彩上借用漆器的配色方法。 黑色与金色,红色与金色,或黑色、红色与金色的色彩组合来源于中国与日本的外销漆器。 中国漆器的传统是红黑两色,清代外销漆家具常用黑地描金装饰,在黑漆底上用金色表现庭园山水与花鸟图案,与日本漆器相仿。17世纪后期还输出螺钿镶嵌家具,色彩较为丰富,18世纪的彩绘漆家具更是富丽堂皇,地色则多为红色或黑色,且用描金或描彩表现纹样。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家具经常采用这一类型的配色,表现东方的人物与风景极具魅力,室内设计也常用红、黑、金三色组合。
  三是将漆家具拆卸后,重新组合成各种新的设计形式。 中国的外销漆绘屏风最受欢迎,因为画面的长宽较适合装饰墙壁,而且两面都可以利用。从屏风与家具中拆下来的华丽动人的东方漆板,首先加以修整润饰,然后被一块块镶嵌在房间的墙壁上,四周加上飘逸流畅的洛可可边饰,是最为尊贵的室内装饰形式,称为“中国房间”。如东方漆板的数量不足,则用欧洲当地工匠的模仿之作补入。漆绘饰板装饰的“中国房间”自荷兰起源,后传入法国与德国,一直流行到18世纪中期,至今仍有一些精美的房间保存下来。
  拆下来的漆板也能重新用于家具。18世纪的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发展出一种杰出的家具装饰工艺,即把拆下来的东方漆板修整并加精心润饰后拼装在新的家具上,构成路易十五时期典型的家具风格 :彩绘的东方漆板、大理石的桌面、精致的髹漆、镀金的铜饰,造型上有着洛可可时期特有的优美曲线,可谓美轮美奂。样式以立柜、抽屉柜和抽屉桌等为多,正立面和两个侧面都镶有精美的东方漆板,其中中国漆板大多为五色彩绘庭园风景、人物故事等,装饰得较满 ;而日本漆板以黑地描金为主,山水风景、溪流瀑布,装饰得比较疏朗。这些家具一般都有制作者的签名,体现了法国家具最为华丽动人的特征。路易十六时期,“中国风格”不再流行,但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耐特热爱东方艺术,一部分精美的家具仍以东方漆板装饰,较为节制,风格优美。
  
  结语
  
  综上所述,17-18世纪,在大航海时代东方贸易繁荣的大背景下,中国广东等地生产的中国漆家具曾经有相当数量向欧洲输出,促进了欧洲漆工艺的发展,并对欧洲的装饰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导致欧洲家具中所谓“中国风格”的流行。欧洲的洛可可家具样式也影响到广东的家具设计,所谓的“广式家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明显的欧式风格也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家具样式。
  
  注释: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中华书局,北京,2001,第18页。/②据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款彩,也称“刻灰”,“款彩的漆胎,为了便于刊刻,一般都不坚实。采用材料可能有砖粉、猪血,而生漆并不多。所以它的颜色近于灰绿。刊刻时,刻至漆灰而止,刻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文物出版社,北京,1998,第135页。/③同②。/④粉本:或为画稿的别称,或指画稿制作方法。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画稿谓粉本者,古人于画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缣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清代李修易《小蓬莱阁画鉴》:“唐宋人所画,先立粉本,惨淡经营,定其位置,然后落墨。”本文所说的粉本指的是技法。/⑤Hugh Honour: Chinoiserie: The Vision of Cathay,John Murray Ltd.London, New York,1973,P44./⑥Madeleine Jarry :Chinoiserie :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Decotative Art 17th and 18th Centuries,The Vendome Press New York,Sotheby Publications,London,1981,P135./⑦Madeleine Jarry:Chinoiserie :Chinese Influence on European Decotative Art 17th and 18th Centuries,The Vendome Press New York,Sotheby Publications,London,1981,P134. /⑧Oliver Impey:Chinoiserie: the Impact of Oriental Styles on Western Art and Decoration, 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76,P114.
  【 ///////////////////////////////】
  袁宣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 赣ICP备13007224号-5
南康家具批发网-南康家具行业领导者,南康家具批发首选网站,南康家具城最大的家具批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