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家具网-南康家具行业领导者,南康家具批发首选网站,南康家具城最大的家具批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家具知识 » 正文

伍嘉恩和明式家具收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9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124
  伍嘉恩的身份一直在藏家和行家之间变换。30多年间,她既以自己的“嘉木堂”成为全球最大明式家具私人藏家的主要供货商,也是近些年世界各国博物馆明式家具展览和相关目录书籍的主要推手。而今她作为藏家,将自己100多件明式家具的完整收藏首次全部展出。

“侣明室”和“嘉木堂”


  我问伍嘉恩,2011年比利时“侣明室”明式家具收藏被拍卖时,她是什么心情。她扇了扇手中的木折扇,低下头陷入了回忆。
  “将积累的收藏拿去卖,将整体收藏分散,怎么说呢,人家卖东西,我没有特别觉得这件事应该不应该。毕竟每个人的收藏,每个人私人财产的分配,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学习明式家具,不仅需要通过书录,更需要对实物进行上手考察,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实物收藏留下来,对明式家具研究的传承是很难的。”
  伍嘉恩在她所著的《明式家具经眼录》中,对2011年5月21日这场拍卖是这样描写的:“笔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心情激动又复杂。激动的原因是‘侣明室’藏品,几乎悉数来自‘嘉木堂’,上次他们公开亮相,已是五年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的‘永恒的明式家具’展览。与他们重逢就如亲人、故人相遇,那种感觉,扣人心弦。复杂是因为这经过20多年努力才集成的高级别明式家具收藏,即将被投入市场,在北京上拍。就譬如多年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即将各走各路,各散东西。”
  那天晚上,各地藏家聚集在中国嘉德的拍卖现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南厅连两侧走廊和座椅后方都挤满了人。当晚,“侣明室”的70件套家具全部以高于估价数倍成交,总成交价高达2.47亿元人民币。文章末尾,伍嘉恩只寥寥写下一句:“一夜之间,比利时‘侣明室’收藏的明式家具各散东西,被新一代关注明式家具的人接收。”
  伍嘉恩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侣明室”,曾是她作为明式家具商这30年的见证。
王世襄(左)与伍嘉恩在2006年故宫举办的“侣明室”展览上

  1985年,随着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的出版,中国掀起明式家具热潮。明式家具自内地不断涌现于收藏市场,香港在彼时成为重要的文物集散地。“多年追求明式家具,从来未经历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能购买那么多材美工良的黄花梨珍品,真是眼花缭乱。兴奋之余,意会到新的收藏时代已经来临。”对明式家具的喜爱,使伍嘉恩想将所见到的精品明式家具全部买下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欲,伍嘉恩从单纯的明式家具藏家转变为行家,1987年在香港创办了经营明式家具的古董行,王世襄为其命名“嘉木堂”。
  1990年,比利时籍企业管理顾问专家菲利普·德巴盖经过香港时无意走进刚刚成立三年的“嘉木堂”,并自此决定开始收集明式家具。此后德巴盖至少每季都会去一趟“嘉木堂”,还会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上挑选明式家具纳入收藏,而伍嘉恩成了他的收藏顾问。他的藏品日益增加,逐渐成为一套趋于完整的系列,德巴盖决定新建一幢住所,与这些明式家具生活在一起,“侣明室”藏品系列之名由此而来。
  同一时期,香港的叶承耀医生也找到伍嘉恩,他的“攻玉山房”在日后与“侣明室”一起,成为收藏界最大的两组明式家具私人藏品系列。
  “所有经过我手的家具,我都把它们视作我的家具。”伍嘉恩对我解释,成为明式家具商的她后来秉持这种“过手即拥有”的精神,为每件家具找到一个好归宿。
  伍嘉恩并不满足于此,她开始从买卖层面上升到家具研究,为藏品著书立说并举办展览。1999年她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策划叶承耀医生藏明式家具展。2003年,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重建后以“侣明室”藏品作为开馆特展,2006年,伍嘉恩与吉美博物馆馆长共同策划,在故宮博物院永寿宫举办“侣明室”个人藏品展。
  “侣明室”20年的积淀,在2011年戛然而止。德巴盖夫妇因为离婚面临分割财产,不得不将“侣明室”整个系列的所有藏品尽皆出售。伍嘉恩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行业内将拆散藏家藏品的因素总结为“3D”,即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欠债”(debt)、“死亡”(death)和“离婚”(divorce)。“显然侣明室就是赶上了divorce。”

个人收藏“木趣居”


  如何处置自己毕生的完整收藏,其实是每一位藏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被称为“中国家具之父”的王世襄先生同样考虑过这个问题。王世襄于2009年去世,他在生前除了将一批明式家具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之外,还曾在2003年通过中国嘉德做了一个拍卖专场,将自己收藏的明式家具全部释出。“那时王先生有过一个颇长的挣扎过程,最后他认为,在生前有组织地看它们上路,比他不在后乱分散更好。”伍嘉恩回忆道。
  如今,伍嘉恩说她也到了考虑这一问题的时候了。也正因此,她才将自己收藏的整套明式家具公之于世。
  伍嘉恩个人收藏的创立,同样源于对他人系列收藏被拆散的“恐惧”。
  1995年,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决定改变馆藏方向,放弃明式家具而改为收藏法国艺术品。此时该博物馆原有的五六十件明式家具馆藏,面临着被拆散销售的命运。王世襄知道后,对伍嘉恩说,“这套家具能留着一起就好了。”伍嘉恩听进去了,于是决定组织一套具有代表性的完整明式家具收藏。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王世襄,后者为这套未来的家具收藏赐名“木趣居”。从此,依靠已有的“嘉木堂”家具买卖网络,伍嘉恩开始为自己的非卖品系列“木趣居”搜罗最好的明式家具。她甚至将已经通过“嘉木堂”出手的家具为“木趣居”买回,失散的成对、成堂椅子、凳子,也尽力购回。
  经过30年严格标准的秘密收集,如今“木趣居”的100多件套涵盖几乎所有明式家具种类,包括稀有的香几、结构特殊的孤品方桌,以及人们所说的仅存两件之一的黄花梨制拔步床,据伍嘉恩说,当中不少从未曝光。   这套顶级明式家具收藏9月底将在香港苏富比秋拍展览中首次整套亮相。很多藏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都以为出手收购明式家具的好时机来了。但其实他们理解错了,“木趣居”的整套藏品并不出售,伍嘉恩与苏富比筹备这次展览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这套家具。
  “最近这10年,很多规模比较大的明式家具收藏都在市场上分散了,没有什么比较有体系的代表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工作一定是我的了。我特别想在我还有能力,还有魄力的时候去把‘木趣居’展示出来,其实连我自己都从没机会看到这100多件套收藏集体亮相。”伍嘉恩说。

著书立说


  似乎收藏总有被拆散的命运,因此为当下的系列藏品编写图录,也成了每位藏家的功课,即便以后有朝一日藏品四散,还可以用一本图录证明这些家具曾经在一起过。
  伍嘉恩曾分别为“侣明室”和“攻玉山房”编写过图录,也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和故宫出版社出版过《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中国古典家具)及《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而本次与“木趣居”展览同步面世的,是伍嘉恩编写的《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将由三联书店出版。伍嘉恩说:“这30多年我经手过眼的明式家具无数,他们教育了我,我吸收了常人不知的知识。以往编撰图录,为了传达这些知识,会提点每件套的特征,为何与众不同,道其独特风格。以上种类的文字,在撰写这本图录时尽量略去,主要陈述家具的结构。这回我少说话,是因为希望以家具本身的线条、形状、颜色传达它们的本质与精神,让家具自己说话。”
  为明式家具著书立说做研究,是从王世襄先生开始的。1985年王世襄撰写的《明式家具珍赏》,融会了几十年的收藏经验,通过对古籍的整理、实例考察以收集工匠口语里边的术语和方言,科学地整理了一套公丈名词语言,解读明式家具最核心的榫卯结构,由此明式家具才得以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而在此之前只有外观审美。
  在《明式家具鉴赏》出版之前,伍嘉恩便与王世襄先生相识。1983年,王世襄去英国讲学途经香港,他在燕京大学的同学、香港慈善家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院北山堂创办人李荣森设宴招待他。伍嘉恩当时刚从英国回香港,被叫到了这些长辈的饭局上。伍嘉恩回忆说,她那时已经在涉足收藏,手上拿着一件罗甸盒子把玩,引起了王世襄先生的注意。
  伍嘉恩说,那个时期她已经开始收藏明式家具了。事实上,由于西方对明式家具的收藏和研究比国内要早得多。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生活在中国的西方学者、商人和外交家就已经在购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其中,当时的辅仁大学汉代研究教授、德国学者艾克斯(Gustav Ecke)出版了一本介绍明式家具的专著《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黄花梨家具之美),他在书中描述黄花梨家具,“它完全不带伪装,表现出一种纯美,和对材料的尊崇。它們被放置于达官贵人的厅堂,营造出简约和从容不迫的超凡气度”。这一专著的出版,牵起了第一波明式家具的收藏热潮。1949年这些外国人离开中国时,把一批明式家具带返本国,直至70年代,美欧等地从未中断过对明式家具的收藏和研究。
  也正是在70年代在英国读书期间,伍嘉恩通过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喜欢上了明式家具。她不仅痴迷于明式家具外形的美观典雅,还深入研究家具的榫卯结构,为此,她曾在伦敦的古典家具维修厂实习,成为厂里唯一的女生。她后来去加拿大和美国读书,也在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馆系统地研究过明式家具。
  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鉴赏》将要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时,书店想同期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为新书造势,找到伍嘉恩向她借明式家具。那年9月的新书发售仪式上,香港三联书店在维多利亚皇后街香港中环的三楼小房间里,陈列了10组黄花梨明式家具和几件案头木器,其中六组是伍嘉恩从英国、美国各地购买运回香港家中的。由于王世襄也来出席,香港各界的资深古董收藏家都参加了开幕仪式,当时还是收藏后辈的伍嘉恩惊讶地发现,在瓷器、书画、玉器等各类中国古董收藏嘉宾中,大部分人竟然从未听过或见过明式家具,所以仅10组家具的小型展览就获得了“大开眼界”的好评。伍嘉恩从此有了知名度,为她从收藏家向职业行家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明式家具鉴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中文版与第二年出版的英文译本大受欢迎,明式家具逐渐吸引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注意力,有心的藏家甚至建造网络,以书内图片为样本在全国搜索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热潮在中国正式开始。
  王世襄先生给了伍嘉恩力所能及的扶持,先后将“嘉木堂”和“木趣居”两个名字赠予伍嘉恩,对后者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家具层面。刚认识王世襄先生时,伍嘉恩刚从英国回来,与他说话、写信都用英语。后来有一次王世襄来香港,对伍嘉恩说:“你喜欢中国家具就要学中文,这样才能比较真切地去感受它,以后你给我写信就用中文吧。”自此伍嘉恩开始学习普通话,再练习用中文写信,直至今天如此熟练。
  跨中西文化是伍嘉恩的长处。2006年伍嘉恩在故宫博物院策划“侣明室”展览的时候,尝试在展览中植入了新意,在故宫的四个宫殿里,将德国20世纪早期的极简风格家具与明式家具摆在了一起,意在展现东西方审美的共鸣与影响。王世襄先生那次也去了,当时他身体状况已经不好。伍嘉恩记得,老先生当时非常高兴,因为故宫此前没做过以明式家具为主题的展览。
  从曾经为别人的“攻玉山房”和“侣明室”组织、推广收藏,到在全世界范围组织明式家具展,再到如今介绍自己的收藏“木趣居”,这种转变也难免让众多关注者认为伍嘉恩即将隐退江湖。对于这样的猜测,伍嘉恩回避了问题,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第一步是把‘木趣居’介绍出来,然后再探索有什么机会。建立‘木趣居’的本心是组织一套有代表性的明式家具留在一起。坚持多年,初衷未变,我的希望是让‘木趣居’的收藏一直在一起,给后代。”
 
 
[ 知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 赣ICP备13007224号-5
南康家具批发网-南康家具行业领导者,南康家具批发首选网站,南康家具城最大的家具批发网